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我们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写周记,就是在准备写周记吧。怎样写周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暑假周记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蛙泳已经全部学完,就差换气没有练熟,不用想,今天一定要练习换气。
果然我意料之外,一下水,老师就让我们练习,同学们虽然已经学过换气,但都根本没有练过。我们背靠着墙,面对着老师,老师一声令下:“游!”大家按照老师教的动作,使劲一抬头,一个个头都露出水面。老师见大家都能做到,放心的离去,临走前说:“今天要求每次连续换气五次。”同学们都大惊失色,纷纷议论“刚才是使全部的劲,我都差点喝水。”“连续五次啊,一次不容易,还连续做。”
同学们都纷纷的散开,各练各的,看样子,大家刚做的一次都是使尽全力,现在有的人抬不起头,有的人抬起头但是头上还是水。同学们都奋力的练,自己找自己的原因,过了一小时左右,老师走了过来,说:“练得差不多了吧,开始考试。”虽然大家谁练得都没把握,但还是齐声说:“好了,开始考吧。”同学们一个个站着,有人说:“神仙啊,保我过关吧。”也有人说:“是啊,我真希望水怪附体。”我虽然不信水怪之类的话,但我也希望能过关。
轮到我了,我也是使劲的游,心里什么都不想,生怕一个不小心,没过关。我换了七八次气,才停下来,过了一会,老师没说不过关,我才松了口气。
虽然过关了,但我还要多加练习。
今天,我和叔叔去了书店。早饭后,我们出发了。我们到书店后,人很多,大多数是学生。书店的空调很凉爽舒适。我找到一本科幻杂志,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中的内容带我去了一段时间的南非大草原、埃及金字塔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这真是一次思想开放的旅行。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去书店。它凉爽、舒适、安静,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该吃午饭了。我叔叔来找我,我们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回我们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因为是暑假,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能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的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三种我认为最有特点的小吃:“龙须糖”,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香喷喷的炒粉里,像抻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便把它们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感觉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只是有点粘牙。“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我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的确名不虚传,伤透心地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却是对制作方法的写实。把做好的糯米团“嗵嗵嗵”扔到前面一个盛满炒粉的大簸箕里,使它上面粘满了炒粉,像三个大元宵,再放到调制好的配料里,每碗里就三个团,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许多的红糖和芝麻花生等物,吃起来感觉爽而不腻。
8月7日,是我学会炒菜的日子,被我称为“徐佩云炒菜日”,我一想起我会做菜了,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我又想起了我第一次做菜的情景。
那天中午,我闲着没事儿做,看见冰箱里有一盒仔姜和几块里脊肉,便灵机一动,这不正是为我第一次炒菜准备的“试验品”吗。我立刻大张旗鼓的展开架势。我拿出仔姜,拆开来冲洗。我学着平时老爸洗姜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先开小水,用手扒去姜上的泥土。仔姜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等着我洗,我对他们说:“别急一个个的来”。我洗完了姜,就拿出一块瘦肉,放进微波炉里,按了启动键三下。我得意洋洋地说:“哈哈,刚才你们还硬得像一块石头,等会你们就趴下了!”
我开始切仔姜了。我左手按住仔姜,右手挥舞着菜刀,耍着六扇门的十八刀法“唰唰唰”“嗞嗞嗞”我几菜刀“砍下去”,仔姜就被我切好了。他们一个个像老百姓一样,而且是体重不一,大小不一的老百姓,有些又宽又厚,有些又粗又大,有些又细又小,简直像一个大杂烩。
我把肉从微波炉里拿了出来,“啊——”“这肉都熟了”“唉,打的时间太长了。”没办法,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不一会儿,又一群“老百姓”出来了。我给它们和上水和芡粉,再加上盐和胡豆瓣。我用手搅拌着,和啊和“OK!”可以了“开火”“开抽油烟机!”
“喀呲”“滴”我开了火,又开了抽油烟机,在锅里倒上了油。锅烧的火辣辣的,我把肉下了锅,顽皮的油娃娃立刻在锅里跳着舞,到处乱飞,我大着胆子拿着锅铲翻炒着肉,那滋味,叫一个爽!肉变色了,我将肉舀上来,盛在碗里。接着,我把仔姜倒了进去,又放了小半勺盐,我炒着,仔姜熟了,再搁点儿酱油,再和匀,我可是很期待哦!
起锅了。“上菜——徐佩云式仔姜肉丝”虽然场面有点儿“惨烈”,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
我很高兴,我会炒菜了,我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了!
“哗哗”一阵阵声响从远处传来,声音中还包含着一丝凉意。一颗颗水珠散落到我们身上,使“长如跋涉”后劳累的我们感到了轻松。我们所到之处就是雁荡的名声——大龙湫。
那直耸云天的瀑布,在高约197米的悬崖下直冲而下。一道道瀑布之水,犹如一群龙,一个挨一个的冲下,这可真谓是天外云龙啊!一条条瀑布水猛烈地拍打水面。水白,白的看不见背面,白的好似一朵朵云直冲而下。水声,像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用自己独特的音乐带给了世界更多的美好。大龙湫的水从山顶潺潺而下,那水和烟雾成了同一个色彩,让人感觉云烟和水已浑然一体了。如果有一丝风与龙湫唱和,一片片“云雾”随风飘动,那是自然送给人们的凉意。如果狂风大作,一片片“雨”飘洒在你身上,你必定会知道自然的味道。
风雨过后的大龙湫更是美不胜收,微风刮过,水滴随风飘起,一缕缕阳光投射在水珠上,水珠浮现出绚烂的光彩。龙湫,一幅无与伦比的山水画,它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壮阔。正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的美丽难以言语,正如“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连著名的旅游家们也对大龙湫赞不绝口。
游完龙湫,虽然这件事已过,但龙湫的形象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