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汪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汪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初读课文
引导思考
读中体会感情
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熟悉吗?哪儿见过?(课件古诗)
二、初读古诗。
1、想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生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还想怎么读?(按学生设想读)
5、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这首诗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明白了什么吗?
6、生交流。(茱萸介绍)
7、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读文悟情。
1、生读文,师巡视。
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3、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谈不出)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
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谈得出)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1、这样的情景,你有过类似的印象吗?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
2、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
3、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
(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
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1、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
2、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
3、(课件出示句子)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
4、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
5、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
(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
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1、从这段中,你感受到的什么?
2、课件出示句子还有同学想读这段话吗?
3、(读得不好)读这段时你想到了什么?
(读得好)(课件欢快音乐)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么开心啊!看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交流)
4、从你们的言语和神态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来,咱们再来读读这段。(生齐读)
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5、(切换音乐思念)欢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指板书)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一边,而心却早已飞到山的那一边了,(课件出示句子)王维的这种思乡之情,你能体会到吗?想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6、你是这样读的:……天各一方……;省略号停了一下;……一定也在……你想表达什么呢?
7、他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哪位同学也能像他这样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1)、以前王维和兄弟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
2)、(用自己的话说)你说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景(课件出示句子)你愿意读读吗?
(用书上句子)回到上段
六、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
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
3、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
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名读)
七、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隋代诗人薛道衡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文给大家赏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练 ……此处隐藏23431个字……③ 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 检查自学情况:
①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③ 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问: 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 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你选择其中几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如:《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赠汪伦》教学设计15一、介绍诗人,复习导入
师: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欢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无数风格浪漫的诗歌,享有诗仙的美称。他写的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谁能背一背?
生1:有感情地背诵《床前明月光》
师:背得不错,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
生2:表达了李白流浪他乡,孤独、思念家乡的情感。
师:讲得真好,谁还会背?
生3:激情背诵《望庐山瀑布》。
师:好极了,我仿佛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还有很多学生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挺喜欢李白的,那就让我们今天再去拜访他吧,看看他又会给我们出什么新诗呢?
二、自主合作,交流诗意
1、 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我还听到有同学朗诵得有声
有色,谁愿意到台上读给大家听,并划出节奏。
生A:大方地走上讲台边读边画节奏。(刚读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B: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画节奏。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出来,你真有个性,能读给大家听吗?
(该生根据自己画的节奏,大声朗读,尤其读出“送/我/情”与“送我情”的不同之处。)
师:棒极了,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B:我这样读是强调汪伦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
师:有道理,对诗歌理解还不错。还有人愿意读给大家听吗?(争先恐后,都想读)看来同学们都想读,那就一起来读吧。
(两种不同节奏都读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到两种读法都是可以的。)
师:你们读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谁愿意帮助我?(显出着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举起手,并大声说:“老师,我帮你。”)那好,你来当我的老师到台上去讲吧!
生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即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在边用脚踏拍子边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师:非常感谢你,我基本上理解诗歌的意思了,可还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汪伦送给李白的情意,可题目却又是李白送汪伦,这到底是怎么会事?
生张:一时答不上来,回到座位上。(台下已经有不少同学举手了。)
师:今天,我可走运了,有这么多同学想帮我。(指名回答。)
生李:因为汪伦与李白的情意很深,为了表示感谢,李白作了这首诗送给汪伦。
师:哦!原来如此。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讲的你们听懂了吗?
全班:懂了。
师:诗歌中哪些诗句表达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感情,谁找出来读一读?
生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肖:我认为感情表达不够,体现不出深千尺。
师:深千尺是什么意思?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能教大家读一读吗?
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说李白和汪伦的感情很深很深。应该用赞美友情的语气来读,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读,请大家给我一起读。(教大家读一遍)
师:谁再来读读。
生黄:拉长语调范读。
师:读得真棒。我已经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伦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汪伦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请他来做客,于是写信告诉李白:“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本来就喜欢游山玩水和喝酒,一听说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就急忙赶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圆十里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指的是一户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难免有些失望,但是汪伦的盛情款待使他深为感动,尤其是临走时,汪伦赶来为他送行,还边赶路边唱歌,李白万分激动,挥笔写下了《赠汪伦》,以此诗歌来表达汪伦与他结下的深情厚谊。